中国煤炭报 守住安全关口 推动技术进步





    编者按:2020年,正值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制度实施30周年暨安标国家中心成立30周年,中国煤炭报深入矿山用户、矿用设备制造商、矿山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以及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工作体系一线,走访了众多人物,采编了系列报道。
    今天,中国煤炭报在头版刊发系列报道第一篇:守住安全关口 推动技术进步。


图 / 中国煤炭报截图


    今年是安全标志制度实施30周年。这30年,中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,技术装备越来越先进,安全生产水平越来越高。这30年,安标管理工作有力保障了煤炭工业的安全发展。
    因势而谋,安标制度终创立
    改革开放后,我国经济快速发展,煤炭产量也快速增长。1980年,全国煤炭产量为6.2亿吨;1989年,这个数字已经变成10.4亿吨。
    与煤炭产量大增相伴的是煤矿事故频发,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。因为煤矿事故多发,很多人谈煤色变。
    “当时瓦斯事故是‘大头’,煤矿‘三条火龙’(电缆、皮带、风筒)的事故也不少。不安全的矿用机械、电气设备下井,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。”安标国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袁庆国说。
    怎样才能从源头上堵住安全漏洞、防止不安全的矿用设备入井呢?这是当时很多煤炭人关心的问题。
    从1989年起,国家连续派出几批工作人员先后到美国、德国、英国等国家考察。他们发现,美国的矿山安全由政府直接管理,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矿山安全管理局,对涉及煤矿安全的设备、材料、仪器仪表等实行强制的安全准入管理,不取得由矿山安全管理部门核发的安全标志,不得进入矿山井下。德国、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实行了类似的安全准入管理。


图 / 考察团成员在实验室


    我国要不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安全标志管理方法,实行自己的安标管理制度?这在当时存在着诸多争议。
    “许多人都说,已经有了质量检测检验制度,为什么还要搞一个安标制度?甚至有生产企业认为我们就是‘找麻烦’。”说起最开始建立安标制度时人们的反应,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卢鉴章有点哭笑不得。
    “只能一个一个去说服。我们把德国等先进国家的标准介绍给有关部委,指出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,反复汇报,分析煤矿事故案例及原因,让他们意识到煤矿设备的特殊性。”卢鉴章说。
    最终,1990年8月3日,《关于煤矿用设备材料执行安全标志的通知》印发,要求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产品,必须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技术监督处(安标国家中心前身)具体负责安标办理工作。


图 /《关于煤矿用设备材料执行安全标志的通知》


    艰难起步,世纪之交迎转机
    当时,很多人对安标制度并不看好。20世纪90年代,安标制度的实施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难。
    一是得不到充分理解。
    当时我国还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,很多矿用设备制造企业都有自己的稳定用户,他们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愿意申办安全标志。只有少数大企业,觉得取得安标有广告效应,才想申办。1998年,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成立。在那前后,全国几千家矿用设备生产企业,只有大概300家取得产品安标。



图 /《关于同意成立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的函》


    二是一些人认为,安标制度要求产品执行国家安全标准,在技术经济性上还有疑问。
    “以导风筒、电缆和输送带为例。过去对于导风筒只有正圆度和长度的要求。实行安标制度以后,除了正圆度和长度要求以外,还要求风阻小、表面平滑、阻燃、抗静电。相应地,电缆、输送带的检验也都更加严格。”卢鉴章说,“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以国外采矿发达国家的安全标准为参考,提升我国相关标准的安全性指标,并开发与之配套的检测检验技术和装备,从技术上保障安标制度的实施。”
    三是人才队伍严重不足。据介绍,2000年初,具体负责安标工作的人员还不足10人,也没有专门的技术团队。
    转机发生在1999年。1999年12月,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建成立后,先后下发多份文件,要求切实加强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,煤矿企业严禁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产品,各煤矿安全监察局、安全监察办事处要将矿用产品安标作为设备安全监察的重点。



图 / 国家煤矿安监局组建成立后,围绕加强安标管理下发多份文件


    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先后在全国分片区召开多种形式的宣贯会、讨论会,促使煤矿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充分认识安标制度的必要性、重要性。经过长时间的悉心工作,加之安标管理效能逐步显现,安标管理制度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。获得安标的设备,在井下用起来更安全、更可靠,煤矿也就愿意采购这样的产品,倒逼矿用装备制造企业取得产品全标志。
    进入新世纪,安标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。
    保驾护航,全力支撑助安全
    从2002年到2012年,我国煤炭产量从13.8亿吨,快速增长到36.5亿吨;而同期,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大幅下降。从2012年至今,我国的煤炭年产量大体稳定在36亿吨左右,但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在逐年下降。2019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.083,仅为20年前的1%多一点。



图 / 实施安标制度以来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变化趋势


    矿用安标制度为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段存虎负责三一重工公司的安标工作。在他看来,安标制度对于三一重工这样的煤机制造企业来说是一种保护。正因为有安标制度的存在,那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和设备才无法进入煤机行业,无法下井。有了安标的把关,煤矿才放心,煤机生产企业也更放心了。
    “安标制度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减少、安全形势的好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安标对煤矿来说是一道安全关口。”辽宁煤监局副局长张克明说。
    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,安标管理机构也不断发展。2003年,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更名为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;2006年,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注册成立;2017年,改制为有限公司。
    为充分发挥安标制度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保障作用,安标国家中心努力将安标工作从矿用设备源头管理向过程管理延展,为矿用设备全过程安全管控、创造本质安全化作业条件提供支撑和服务。
    一是支撑煤矿安全监管监察。积极参加相关法律法规、标准规范以及文件的研究起草,与省级煤监机构联合执法、申投诉联动处理、专项联合监察等,参与和协助矿山事故调查,推动淘汰落后技术工艺等。
    二是服务矿山。把为矿山把好关、服好务作为工作宗旨,经常性与煤矿企业探索设备安全管控相关问题,还派遣技术人员到煤矿现场指导或服务矿山设备管理,并与煤矿工作人员一起对下井设备联合进行检查、验收。
    三是服务制造企业,促进企业矿用产品技术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。中心为矿用设备制造企业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,协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。对于矿用产品新技术、新工艺和新材料,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超前服务和技术论证,力求为下井设备严把安全技术关。
    四是推动科技进步。包括矿用设备安全技术研究、行业新装备新技术产业化研究、标准化体系设计和工作机制研究等。近年来,安标国家中心参与编制了国家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安全生产规划;参与了井下避险设施布局与配套技术、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、小煤矿应急排水装备、井下运人安全速度等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研究,全方位参与新版《煤矿安全规程》的全面修订工作。



图 / 为表彰安标国家中心在《煤矿安全规程》编订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,国家煤矿安监局特发感谢信


    深化改革,新时代谋新跨越
   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,也是矿用设备研发和制造大国。截至2019年末,全国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已达78.5%,已建成200多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国煤矿机械、电气设备也处在不断迭代中,功能变得更加多样,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。新形势提出新要求,安标工作正深化改革,谋求新时代下新的跨越发展。



图 / 施加安标标识的井下5G通信设备


    更加突出以服务为本。段存虎介绍,今年疫情期间,在北京市还没有全员复工的情况下,安标国家中心工作人员远程办公,协助三一重工按时完成了液压凿岩机取证,使三一重工设备及时满足了产品下井需要。
    “今后安标国家中心将立足矿用产品安全认证工作,加快培育标准顶层设计与制度修订、矿山装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。”在安标国家中心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朱凤山看来,培育核心竞争力,必须在运行机制、科技、信息化等方面不断创新,助力自身提质增速。
    如何与国际接轨,提高中国安标在全球的认可度,也是安标国家中心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。
    据介绍,安标国家中心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完成这一工作:一是开展双边合作,通过与国外认证机构的合作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国门;二是积极参与政府间的煤矿安全生产对话;三是努力增强中国标准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;四是组织召开国际会议,推介我国的矿山装备。在安标国家中心的推动下,我国越来越多的矿用设备制造企业走出国门,而包括久益、卡特彼勒等国际知名品牌,也在获得安标之后,深耕中国市场。



图 /安标国家中心人员参加“中国-加拿大”政府间安全生产对话


    在各方面的共同推动下,我国安标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。截至2020年7月20日,我国安标持证企业数量达到了5984家,与1998年相比,增长了20倍以上。22家签约检测检验中心、350多名技术审查专家、900多名工厂评审员,正在与安标国家中心一道,为安标工作的顺利开展献计出力。
    朱凤山表示,安标国家中心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,配合应急管理部、国家煤监局做好相关工作;理解矿山用户的需求,建立健全更好地推动行业进步的机制;强化为社会为企业为用户的服务意识。不仅要把好关服好务,我们还要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者。